学院要闻

    学院要闻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媒体报道
    龙子湖论坛

学院要闻

“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第十一讲:借“化繁为简”思路解刑事司法问题

发布日期:2025-10-10  浏览次数:[]

10月9日下午,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系列讲座(第十一讲)在我校郑东校区第二教学楼顺利举行。本次“双师同堂”的主讲人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委会委员,经济犯罪检察部主任,三级高级检察官魏颖华主任就《从逻辑、法条、证据三个方面谈谈刑事司法实务的基本功问题》进行专题讲座。15VIP太阳集团副院长黄辰副教授围绕讲座主题进行点评和补充。讲座由15VIP太阳集团院长、检察学研究院执行院长陈在上教授主持,校院师生百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活动。

魏颖华主任以“酱牛肉制作”过程类比本硕博学习差异,指出学习需避免简单问题复杂化,核心是将知识内化为解决问题的智慧。她强调学历代表过去,学习能力才是职场核心竞争力,举例退休老领导持续学习的案例,传递终身学习理念。谈及经济犯罪案件审查,魏颖华主任从逻辑三段论的运用、法条的深度解读、证据的严格审查三个维度展开,结合“侵犯商业秘密罪案”“陆勇案”等典型案例,细致讲解法定犯的法律适用要点,着重提醒避免机械套用法律条文。同时,她强调证据裁判原则的重要性,指导学子准确区分非法证据与瑕疵证据,要求办案中务必尽到查证义务,为学子衔接理论与实务提供清晰指引。

黄辰副院长指出,魏颖华主任的授课兼具职业规划引导与实务能力拆解,尤其认同化繁为简解决问题的理念。黄院长以法学概念相对性为例,对比民法与刑法中“近亲属”定义差异,以及抢劫罪与强奸罪中“暴力”“其他方法”的不同适用范围,说明体系化理解法律的重要性。他还提及商业秘密案件中的密点鉴定、经济犯罪中的数额认定等实务难点,强调交叉学科知识的必要性,并以“马乐案”解读法条适用争议,指出扎实的基本功是应对复杂案件的关键。最后,黄院长呼应魏主任观点,勉励学子建立思维体系,以不变应万变,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陈在上院长在总结发言中,首先对魏颖华主任的精彩授课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本次授课不仅是一次专业知识的深度传授,更是一场关于法学方法论与职业精神的深刻启迪。陈院长强调,法学教育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实现从知识接收者到智慧实践者的转变,魏主任提出的化繁为简、知识内化正是这一过程的关键。他要求学子们深刻领会讲座精髓,将体系化思维、批判性审查与终身学习的理念融入日常学习,夯实法学基本功,同时主动拓宽交叉学科视野,培养在复杂实务中精准定位、依法辨疑的核心能力。最后,陈院长勉励全体同学,要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索法律真谛,以知行合一的担当守护公平正义,努力成长为适应法治中国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法律人才。

在互动环节,有学生提出开庭时质证意见常被法官以“混同辩论意见” 打断的困惑,魏颖华主任解释,法庭调查阶段质证需聚焦证据属性,若脱离证据体系发表综合评价意见,易被打断,同时也提及部分法官控制庭审节奏的合理性。同学还就瑕疵证据补正、非法证据排除以及法定犯中行政违法与刑事犯罪的界限等问题提问,魏颖华主任结合司法实务经验、法律法规等,强调从瑕疵证据补正条件、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及社会危害性、法益侵害程度等方面综合判断,以实现刑事司法实践最优化,为在场师生厘清实务认知。

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整场活动内容翔实、视野开阔,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实务前沿,将一线检察官的实务智慧与15vip太阳集团师资的学术洞察深度融合,为在场师生呈现了一场内容充实、启发性强的法学实践课堂。通过典型案例的层层剖析与理论实务的精彩对话,同学们不仅深化了对刑事司法基本功的理解,更切身感受到了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专业精神与传承力量。这场讲座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法治精神的滋养,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法治人才提供了宝贵的成长养分。


(供稿:刘家煊;初审:季晨佳;复审:陈在上;终审:王健)



 

打印    收藏


下一条:龙子湖刑事司法论坛(第二期)【预告】

关闭